亚星管理平台

绿色农业发展新思路

发布时间 :2017-09-22 作者:亚星管理平台电子 浏览量:2001

1.jpg

  全国每年产生的大量畜禽粪污 ,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,据统计,每年畜禽养殖业排放物化学需氧量占农业源排放总量的96%。但是,如果能够有效处置、合理利用,畜禽粪污就会变成宝贵的资源,为畜牧业转型和种植业升级带来契机。未来3年,国家将整合各种养业循环一体化项目 、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等专项投资,支持200个以上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

  一边是畜禽粪污大量排放污染环境,一边是耕地有机质不断流失、绿色农产品短缺;一边是畜牧业一“臭”的处理难题,一边是种植业一“香”的产出难题 。如今 ,通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,种养结合 、农牧循环 、综合利用 ,将打开绿色农业发展的大门 。

这种情况让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的利用迫在眉睫 ,全世界对新能源的利用和推广也很重视,亚星管理平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对待新能源也相当的重视。

  整县推进综合治理

  在日前的农业部新闻发布会上,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司长吴晓表示,全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总量近40亿吨,畜禽养殖业排放物化学需氧量达到1268万吨,占农业源排放总量的96% ,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。但是,如果能够有效处置、合理利用,畜禽粪污就会变成宝贵的资源 ,为畜牧业转型和种植业升级带来契机。

  近年来,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部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,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00多亿元 ,重点支持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、农村沼气工程建设。截至目前 ,通过中央投资带动地方、企业自有资金,累计改造养殖场7万多个 ,建设中小型沼气工程10万多个、大型和特大型沼气工程6700多个,有效提高了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能力。

  当前,畜禽粪污主要有两大类资源化利用方式。肥料化利用是目前主要推行的方式 ,但受种养脱节等多重因素制约 ,还田利用通道未完全打通 。能源化利用是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,潜力较大,但专业化生产起步晚,产品市场推广制约因素多 ,沼渣沼液得不到合理利用 ,也容易导致污染。因此 ,业内人士认为,解决畜禽粪污问题 ,越来越需要统筹养殖 、种植以及农村能源等各环节,需要整建制系统考虑 。

  “关键在整县推进。既要考虑到某个市场主体内部的治理模式,也要考虑县域方面的综合治理模式。最终实现单体养殖场内部小循环、养殖小区中循环、县域范围大循环。”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司长张合成说,农业绿色发展包括农业资源节约循环利用、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等 。基于此,未来3年国家将整合各种养业循环一体化项目、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等专项投资 ,支持200个以上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,为全国推广探路 。

  政企合作拓展市场

  据记者了解,终端产品竞争力是影响畜禽粪污能源化利用最主要的因素。在沼气工程商业化运行方面,由于铺设沼气管网投资大 ,安全风险高,养殖企业不愿发展 ,大部分中小型沼气工程的气、电产品仍以养殖场自用和周边农户使用为主,大型沼气工程则受原料供给和运输半径等条件制约。在生物天然气经营权方面,全国地级市和绝大部分县城的燃气特许经营权已经授出 ,生物天然气企业拿不到特许经营资质,难以销售 。在沼气发电上网方面 ,沼气工程单体发电量小、主体分散、稳定性差 ,达不到一些地方规定的单机发电功率要求。

  “目前 ,一些地方确实存在沼气发电上网难 、生物天然气进入城镇管网难等问题 ,制约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。”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江文胜表示,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,今年6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《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》,提出要落实沼气发电上网标杆电价和上网电量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 。生物天然气符合城市管网入网技术标准的 ,经营城市燃气管网的企业应当接收其入网。

  张合成说,除了政策扶持外 ,还需要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,推广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方式,采取特许经营 、政府购买服务 、股权合作来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资源化利用领域。近期,国家发改委、农业部推出了20个农业领域PPP试点项目,其中3个涉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,政府投资大体在7000万元左右,涉及的总投资超过7亿元。

 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链条长 、参与方多 ,且有机肥、沼气等终端产品都有一定的收益 。所以,通过PPP模式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,有利于探索成功的商业模式。农业部表示 ,将鼓励支持“第三方治理”,形成畜禽粪污收集 、存储、运输、处理和综合利用全产业链。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,按照专业化生产、市场化运营的方式 ,支持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。

  农牧结合构建循环生态

  我国传统农业是一个种养循环的生态系统,每家每户种几亩地、养几头猪,猪粪作为有机肥在自家田里施用  ,种养互促 、循环利用,形成闭合生产循环和稳定的生态环境。但近年来 ,随着我国养殖方式从家庭散养向规模养殖加速转变,养殖量快速增长,养殖与种植分离成两个主体,养猪的不种地,种地的不养猪,客观上隔绝了粪便还田的通道。在保障畜产品稳定供给的同时 ,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。

  农业部种植业司耕肥处处长仲鹭勍说,推进农业绿色发展,有机肥替代化肥是一项重要措施 。开发有机肥,既节本增效又改善环境。但与化肥相比 ,有机肥存在养分含量较低、肥效慢、体积大 、使用不方便等问题。有机肥生产的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都比较高 ,真正的高质量有机肥价格并不便宜,导致很多农民不愿意使用 。目前,我国各类有机肥资源折合成养分约7400多万吨,但实际利用不足40%,特别是规模化养殖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得不到有效利用。

  今年农业部组织开展了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 ,在全国选择100个果菜茶生产和畜禽养殖大县,引导农民利用畜禽粪污和秸秆积造有机肥,还田利用有机肥 ,打通种养循环通道 ,不仅解决了畜禽粪便处理这一“臭”的问题 ,同时也解决了果菜茶品质提升这一“香”的问题。

  在试验示范中,各地推广了畜禽粪便堆沤还田、沼渣沼液无害化处理还田等技术模式。“有机肥施到土壤里后,微生物对有机肥的分解转化能够激活土壤活性,土壤的肥力就提高了 ,这样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,促使水果、蔬菜等的口感品质得到提升 。”国家有机类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兴明说。


在线咨询
0574-87268988
XML地图